立德铸魂 服务成长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的五年来,学校学生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教育、引导、管理、服务、发展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以学生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品德教育和优良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创新思路、拓展平台、强化队伍、凝练特色,有效提升了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 德育为先——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学校学生工作紧紧围绕“立德铸魂”来布局谋篇,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基础上,拓展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优秀大学生报告团巡讲,实施“榜样·领航”系列标杆工程,开通思政专题网站和微博、微信平台,开展国旗下的讲话、“青马工程”培训班、“国学素养”培训班、周末“红色电影”展播、征文和微电影比赛、“学生身份代言”以及组织各类思想教育专题报告会、社会实践体验等形式,大力开展“中国梦”、“三爱、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涌现了一大批道德先进人物,如勇救落水儿童的王德、捐献器官彰显人间大爱的庞运宇、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欧雷等,他们的先进事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风为重——学风建设成效进一步提升 学校大力加强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从校园文化层面、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了学生成长成才支撑体系。学校制订了学风建设工作方案和学生党员“学风建设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方案,通过抓思想教育、抓氛围营造、抓习惯养成、抓第二课堂、抓管理服务、抓榜样示范等多途径全力推进学风建设,营造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学校学生学习氛围进一步浓厚,“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形成,“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生“三早一晚”(早升旗、早读、早操、晚自习)出勤率逐年增长,考研率、外语和计算机等级通过率、学生参与学科和科技竞赛获奖率等逐步提升,学生宿舍内务卫生和行为养成不断改善。5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励1160多项,120多个学生先进集体、3600多名学生先进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吴丽丹同学入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王潇潇同学获得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刘忠正等多名同学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个学生宿舍还获得全国“百炼之星”先进宿舍称号。 服务为本——服务学生的本领进一步提升 学校深化人本理念,用工作走进学生。学校召开了规模宏大的全校学生工作大会,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多个配套文件,大力营造“三全育人”良好氛围。学校着力加强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多种常态化形式听取和反馈学生各类建议,在关心帮助和服务学生中引导教育学生,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队伍为基——学生思政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学校切实加大对辅导员、班主任选拔、培养工作力度,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评和培养各项制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设立了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辅导工作坊和辅导之家等平台,大力加强辅导员校内培训工作,并分批组织了90多名辅导员参加全国和全区辅导员研修基地学习培训,选派了30多名辅导员到各地、各高校挂职锻炼,组织了260多人次辅导员赴区内外高校考察交流,举办辅导员沙龙和业务培训40多期,辅导员职业能力明显提升:在2012-2014年全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优秀奖1项、复赛二等奖1项;1人在全区心理健康教育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1人在全区“安全教育精彩一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 活力为源——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学校坚持“以创新为宗旨、以活动为平台、以项目为依托、以普及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运行机制,建立校、院、班三级互动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学校结合青年学生成长特点,搭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展示和提升平台,组织开展“新生才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大学生辩论赛”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了文化育人与学生文化需求的有机结合,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围绕“三节两赛一讲坛”(三节:大学生科技节、社团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两赛:“桂工杯”体育竞赛、班级歌咏比赛,一讲坛:桂工讲坛)开展了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大力开展社团文化精品培育活动,每两年一次的“社团文化艺术节”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亮丽风景线,相关社团组织的 “读书月”、“舞林大会”、“书画沙龙”、“职来职往·模拟招聘”等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多个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获评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学校团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创新为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 学校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为宗旨,整合协调学校、政府、社会三方资源,投入300多万元在两校区分别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打造以“服务、教育、引导”为主要特征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教育实践服务实践综合平台。学校实施以“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为龙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竞赛、大学生科技节等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组建了大学生创业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等12个科技创业社团,引进了一批校友企业,积极争取企业风险投资资金。开设《就业与创业》、《kab创业培训等创业教育》、《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等多门课程,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初步形成了融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创业一站式培育体系。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企业和项目累计32个,成为桂林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创业苗圃、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桂林市微企孵化基地。学生科研项目立项3000余项,直接参与学生近20000人次;组织开展各类学术科技报告1000多场,参与学生60000余人次;在全国和全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汽车智能设计、化学化工、英语大赛等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0多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学校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累计104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20余项。在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有38项作品获奖(其中广西区获得一等奖3项,平博pinnacle注册2项),连续八届比赛总分名列广西高校第一,连续八届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并连续被确定为广西唯一发起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