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链接:http://gxrb.gxrb.com.cn/html/2021-05/12/content_1766454.htm
本报记者 刘 琴
“科学不单笃信理性,还追随浪漫与热情。能在最美好的年华,回到祖国,用自己所学为国家服务,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和光荣。”遥感专家、广西第二批“院士后备人选”、桂林理工大学教授周国清的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他的人生追求。
A 结缘广西,开启科研新征程
2010年,对周国清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45岁的他破格晋升为美国老道明大学教授,也就在这一年,他毅然辞去了来之不易的教授职位,入职桂林理工大学,投身到广西经济建设当中。
回国11年,他始终致力于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研究,带领团队登上一个个科研高峰,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新一代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成像技术——“智能地球观测卫星网”这一前瞻性思想,并将有关技术成功应用于喀斯特地貌岩溶塌陷的监测和预警预报,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中国最早研制面阵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设计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雷达LiDAR成像仪,研究成果获得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发展“城市高分辨率正射影像生成理论与方法”,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民用小型无人机视频影像流的正射影像生成理论好算法,综合解决了高层建筑物正射纠正的国际难题,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位置、速度以及距离的雷达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城市规划、环境监测、防震减灾等多个领域。回国前,周国清就一直在从事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广西拥有16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洋渔业、船运、旅游开发等产业发展都需要人们准确了解水下地形地貌,激光雷达成像仪在海底地形测量上大有可为。”然而,长期以来,水下激光雷达仪都被国外企业垄断,高昂的市场价格、滞后的售后服务严重制约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8年,周国清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得“广西重大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要开展“近海岸双频激光LiDAR探测仪产品”的研发。“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雷达成像仪,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真正打破国外企业对我们的技术和市场垄断。”为了这个目标,周国清和他的团队相继攻克了激光雷达阵列探测并行处理和多通道激光飞行时间并行测量等技术难题,创新性地研究和发展了有人机载、无人机载、船载三大类型的激光雷达测深系统,极大提高了我国海陆三维成像和机载雷达海洋测深数据和产品水平。目前,团队研制的激光雷达LiDAR成像仪已经实现产业化,其阶段性研究成果——“可配置自适应N×M阵列三维激光雷达(LiDAR)关键技术及装备”获得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B 引智聚贤,共写科研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谈到科研交流与合作,周国清有很多自己的体会,他说自己想在两个方面做点工作:一是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项目申报、科研攻关上的合作,二是推动高级别科技创新平台落户广西。
2015年,周国清牵头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1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4所、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合作,联合申报了“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开展“机载海陆双频推扫式激光雷达仪”的研制;2018年,周国清团队又与中国航天508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1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4所、广西遥感信息测绘院、广西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近海岸双频激光LiDAR探测仪产品开发与应用示范”的研发。
在周国清的努力推动和桂林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测绘遥感领域的高级别学术会议得以在广西召开,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相继揭牌成立。2019年,“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科学进展暨‘数字广西’国际研讨会”吸引了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数十位顶级专家、知名学者参会,他们和自治区领导坐到一起,共同为广西数字经济发展、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出谋划策;同年,李德仁、龚健雅院士工作站及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广西分中心分站落户桂林理工大学。
C 培育团队,积蓄科研新动能
如何培育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是这些年周国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他总结说,团队培育要做好三个工作:在学科建设中吸引人才,在科研实践中锻造人才,在干事创业中用好人才。
“广西测绘信息重点实验室”是周国清回国后主导建设的第一个实验室平台,实验室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空间信息研究平台,因其在中国—东盟区域性地理空间信息综合利用方面的显著作用,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团队成长为科研骨干。优秀人才的加入助推了测绘学科的发展,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经过几年的努力,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已经拥有“地学信息工程”二级博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广西区级“一流学科”。包括多名“国家特聘专家”、八桂学者、广西优秀专家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加入到团队当中,大大提升了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
“科研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寂寞远远多于鲜花和掌声,一项研究要取得成果要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和十年磨一剑的耐心。”这是周国清经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获得2018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项目“岩溶塌陷‘地下水条件’地表生态环境要素的遥感反演理论与方法”就是他和团队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在周国清看来,优秀的科研人员要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得到试炼、锻造,从热爱科研到执着科研,最后把科研当成乐趣和终生追求的事业,依靠在科研活动中培养的敏锐洞察力,捕捉研究热点,创造出更多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作为团队负责人,周国清说:“团队培养的关键环节还在于人才的使用。要注重在团队内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发挥好人才的优势和长处,尤其要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不断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充分释放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