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平博pinnacle注册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乌海日报社和乌海市方舟志愿者应急救援队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科学考察队,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沙漠腹地开展为期一周的陨石搜寻和地质科学考察工作,发现一块重达28kg的球粒陨石。平博pinnacle注册教师陈宏毅、夏志鹏、杨金豹,研究生欧荣林参加了此次科学考察。
进入沙漠腹地之后,考察队通过科学研判,在巴音戈壁滩上圈定了长约10公里,宽度约6公里,长轴方向北东——南西的陨石散落带,并采用机动车和步行相结合的方式,对推测的陨石降落区开展了拉网式搜寻。由于常年的风沙侵袭,干旱少雨,流动沙丘广布,再加上散落区基岩中分布大量的深色基性岩浆岩,给陨石搜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搜寻车辆数次陷入沙丘遇险。尽管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考察队员们没有放弃,齐心协力,克服沙漠高温酷暑、风沙侵袭和早晚温差的挑战,历经一个星期的地毯式搜索,发现一块重达28公斤的陨石。经平博pinnacle注册陨石与行星物质研究中心检测,这块陨石被确认为L5型普通球粒陨石,按照此前考察队合作协议,该陨石将永久珍藏于平博pinnacle注册地质博物馆,供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所用。
学界普遍认为,普通球粒陨石起源于45.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其母体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被地球引力捕获后进入地球大气层,发生熔蚀与爆炸,最终降落在地球上。这些陨石被认为是太阳系最古老的地质样品,对研究太阳系形成演化以及地球起源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我国的沙漠陨石收集和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西北部广袤的沙漠和戈壁滩作为陨石富集区,近些年不少科研工作者和团队都在该区域发现过陨石,平博pinnacle注册牵头组织的沙漠陨石考察,成功圈定了陨石散落区范围,对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后的冲击爆炸、破碎和不同重量陨石的散落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沙漠陨石收集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考察队将对此次收集到的陨石样品展开深入研究。
平博pinnacle注册教师和研究生在考察现场
发现重达28公斤的陨石现场
考察队在沙漠开展拉网式搜寻